当前位置: 首页 > 活动中心 > 临安古道
昌宁古道
阅读536次

“十里青山,五里横培”描述的就是悠长的昌宁古道。古道南始临安龙岗龙井村,北连南唐(安徽宁国)与吴越古道衔接。 古道入口为三渡桥,原为木浮桥,每遇山洪,溃不成桥。光绪16年,当地官绅,土豪,乡民捐资建造三渡桥,桥为单孔石拱桥;长十丈,宽丈许。古道由毛石,山石铺就,中断以山路为主。十里青山路,两旁植被丰茂,五华里设有卷门洞一处,供路人避雨休憩。十华里有上华庵,可避风雨,其中设有茶亭,每遇大汗,尼姑们得从山下十里处取水,为行人司茶行善,只求内心的度己度人。上世纪五十年代龙道公路的开通,香火渐淡,90年代初,上华庵在风雨飘摇中湮没。


【驴友分享】
古道上往日印迹仍历历在目,村中龙井寺、跨越溪流的三渡桥仍屹立在风雨中,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。十里青山路,两旁植被丰茂,五华里设有卷门洞一处,供路人避雨休憩。
上传:詹可培 | 2023-2-27 20:08:41 |.56M | NO:595 | 1楼
位于浙西大龙湾的昌宁古道是继徽杭古道之后的又一条千年古驿道。这里曾经是徽商的“丝绸之路”和胡雪岩的“茶马古道”。古道由毛石、山石铺就,中段以山路为主。千百年来,曾有无数的商贾路人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。在龙岛公路开通之前,这条古道一直承担着徽临两地商贾往来,以及当地百姓进出置办家当、赶集购物的交通任务。近几十年来,因为少有人走动,几乎已湮没在草丛森林里,但古道一直保存完整,处于原始神秘状态。

“十里青山,五里横培”描述的就是悠长的昌宁古道。十里青山路,两旁植被丰茂,五华里设有卷门洞一处,供路人避雨休憩。十华里有上华庵,可避风雨,以前设有茶亭,每遇大旱,尼姑们得到山下十里处取水,为行人司茶行善,只求内心的渡己渡人。上世纪五十年代龙岛公路的开通,香火渐淡,90年代初,上华庵在风雨飘摇中湮没。

古道入口为三渡桥,原为木浮桥,每遇山洪,溃不成桥。光绪16年,当地官绅、土豪、乡民捐资建造三渡桥,桥为单孔石拱桥;长十丈,宽丈许。如今这座桥依然屹立在路边,承载着来往的路人,龙岗的山核桃也在这条古道上走向全国,销向了世界。村中的龙井寺,跨越溪流的三渡桥仍屹立在风雨中,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。仙人石,相传朱元璋屯兵大明山的时候,曾登临此石,极目楚天,壮举抒怀。
上传:詹可培 | 2023-2-27 20:06:45 |.99M | NO:594 | 2楼
上 一 个:9月18日道场坪古道 下 一 个:9月18日荞麦岭古道